父親節和母親節的來歷
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于二十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現已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中國大陸官方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但內地民眾習慣上使用6月第三個星期日當做父親節;中國臺灣省的父親節訂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稱為“八八節”。這是因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又好象一個 “父”字,所以父親節特別被定于八月八日。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是由住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Spokane) 的布魯斯多德夫人 (Mrs. Dodd,Sonora Louise Smart Dodd) 倡導的,多德夫人的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 子時,因難產而死,多德夫人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 (Mr. William Smart) 曾參加過南北戰爭,他在妻子過世后,獨自一人在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承擔起撫養、教育六個孩子的重任,多德夫人在家中排行老二,亦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于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多年的過度勞累于1909年辭世。
父親節并非“泊來”的節日,中國也有自己的父親節,中國的父親節起源,要追溯到民國時期,1945年8月8日,上海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抗日戰爭勝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 ”諧音的8月8日為全國性的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佩帶鮮花,表達對父親的敬重和思念。
父親節這天,我們在思考、我們在表達對父母的敬愛之心是無可比擬的,當母親含辛茹苦地照顧我們時,父親也在努力地扮演著上蒼所賦予他的負重角色,當我們努力思考著該為父親買什么樣的禮物過父親節之時,不妨反省一下我們是否愛我們的父親?像他一樣曾為我們無私地付出一生呢。
母親節(Mother's 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于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母親節是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流行起來之后才進入大陸的,名貴的珠寶,象征母愛的康乃馨,特制的愛心甜點,精致的手工賀卡等,成為人們向母親敬獻愛意的禮物。20世紀80年代,母親節逐漸被中國內地的民眾所接受。從1988年開始,中國南方的廣州等一些城市開始舉辦母親節的慶;顒,并把評選“好母親”作為內容之一。
20世紀末,隨著中國與國際的日益接軌,母親節這一節日在中國大陸各地日益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母親節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謝。
當然,中國人的母親節更有中國味道。中國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濃濃的親情,在母親節這一天,人們會送給母親鮮花,蛋糕,親手烹制的飯菜等等禮物。從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國兒童會嘗試著為母親做飯,洗臉,化妝,演奏音樂,繪制圖畫,讓母親們快樂地過節。人們在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親之外,還會以慈善募捐,志愿服務的方式向更多的母親回報親情。
敬重母親,弘揚母愛的母親節,在中國已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節日,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的母親節已經成為一個公眾必過的節日。隨著母親節成為公眾的節日,國人也終于可以在這一天里,大大方方地表示對母親的深厚感情。
2006年11月13日,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就曾以《創設中國母親節》為題,提出設立中國人自己的母親節,并提出孟母可作為中國母親節的形象代表。2006年,中國民協節徽文化委員會、鄒城市委市政府、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石家莊市中小學生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等4家“母親節”核心發起單位正式成立“中華母親節促進會”,確定將農歷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這一天定為中華母親節,并決定在首屆中華母親節到來之際舉行一系列慶;顒。 |